成功案例
CASE
咨询电话
400-123-4567
手 机:13988999988
电 话:400-123-4567
传 真:+86-123-4567
邮 箱:[email protected]
地 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
电 话:400-123-4567
传 真:+86-123-4567
邮 箱:[email protected]
地 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
微信扫一扫
深入一线贯彻落实党中央四中全会精神 守望双业
党的二十届中央四中全会提出优化升级传统产业,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。汽车作为湖北的传统优势,始终以自主创新为核心,走出了一条向创新、智能化转型的道路。昨天,岚图汽车实现销量30万辆的新里程碑。从“30万辆神龙”到“30万辆揽图”,两个30万辆汽车的时时对话,表明湖北汽车产业正在积极寻求创新,不断实现捕捉、转型和超越。
在蓝图汽车云峰工厂,随着第30万辆泰山车型下线,生产线满负荷运转,65秒一辆车下线。 2020年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,岚图采取更多行动从第一辆到第10万辆不到2年;从10万到20万,时间缩短一半;从20万到30万,只用了7个月的时间。
岚图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陆放:我们用实力证明,传统车企不仅能够实现成功转型,而且能够改变我们传统车企在发展动力上的深厚积淀,实现高质量、高速度的新发展范式。
揽图的速度体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变革——1992年,东风与雪铁龙合资,30万辆神龙轿车项目启动,使武汉成为全国三大轿车基地。但当时沿袭的是“市场换技术”的思路,技术经验不足、中外管理脱节、产业链配套存在差距等问题也随之而来。
袁阳阳武汉经济开发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:之前没有实施汽车项目的经验。成立“车办”,就是要动员全市、全区的力量,积极服务企业,摸着石头过河。
2003年以后,东风汽车、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、日本本田等汽车企业齐聚车谷,带动汽车制造业成为武汉第一大支柱产业。 2017年,武汉乘用车产量达到186.6万辆的历史峰值,位居全国第五。但在新能源汽车浪潮的冲击下,武汉乘用车产量自2018年以来逐年下滑,2023年仅为117.4万辆,减少37%。如何走出产能过剩、技术依赖、缺乏自主品牌的三重困境?湖北提出完善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,推动汽车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武汉车谷出台“33车谷科技创新条”等政策,设立百亿级产业基金。针对传统产能,坚持“拆、修、建”并行——拆除神龙、东本的废弃生产线,将雷诺汽车工厂等工厂改造为新能源工厂,建设一批新能源汽车工厂。
武汉经济开发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袁亚龙农:支持和推广东风自研与合作的技术模式,积极引入小鹏汽车、吉利莲花等新动能,形成“自主+合资+新势力”三足鼎立的局面。
截至目前,新能源汽车产量今年中国车谷同比增长超过60%,占汽车总量的52.5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向年产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目标迈进。面向“十五”期间,湖北瞄准新增产能,推进技术自主,整车+零部件+软件+服务一体化发展,以“新能源突破+深化智能网联+全球布局”为核心,持续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。
武汉经济开发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袁阳阳:汽车软芯材料生态系统基本形成网络化供应链体系,汽车零部件接近1:1水平,打造品牌、降低成本、抢占市场。
孙俊聪 副校长湖北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:从神龙到蓝图,神龙汽车谷用30年时间完成了从贴牌生产到自主制造的跨越。产业基础的转型是精神的重构、制度的重构。遵循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多位一体,实现从单一车企向产业集群的转变,推动汽车零部件与软件服务协同发展。
(长江云报记者 杜瑞雪 李跃 张龙 王军)
相关产品




